人民日報國際版整版報道中國電建伊拉克679所示范學校項目
9月16日,人民日報國際版以整版篇幅對中國電建承建的伊拉克679所示范學校項目進行再次報道。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累計12次出現在人民日報、新華網以及人民網等宣傳報道上。同時,該項目也多次出現在伊拉克當地的晨報、時代報、納西里耶新聞網、伊拉克新聞頻道等當地媒體報道上。中國電建建設的679所示范學校項目,為兩個古老文明國度在新時代“一帶一路”下澆灌出友誼的新花朵,譜寫出沙漠綠洲里的新故事。
進行本次報道的人民日報記者深入伊拉克3個省份,以行游紀實的方式,探索當地學生、老師、家長,及當地政府官員對于“中國學校”的真實感受。從報道中當地民眾的字里行間,真實展現了中國基建給伊拉克人民帶去的滿滿幸福和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盡快興建學校、優先發展教育是伊拉克各政治黨派、宗教派別和社會團體的共識。作為伊拉克政府最優先、最重點、最關切的一號民生項目,伊拉克示范學校項目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是伊拉克的“希望工程”,對伊拉克現代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至關重要,1000所學校建成后可解決全國15%(約50萬)孩子的上學問題。作為中伊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 的標桿項目,中國電建勇挑重擔,承擔了分布在伊拉克10個省份的679所學校建設任務。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受到當地政府高層的全程重點關注,伊拉克總理和內閣秘書長多次深入項目一線考察,協調推進建設工作。在內閣秘書處的統籌下,伊中雙方幾乎每天都舉行項目推進會。中國電建以“中國速度”與“中國質量”攻堅克難,將一座座功能完備、環境優良的校園從藍圖變為現實,讓“中國學校”成為當地民眾口中的贊譽。
從首座法拉赫學校移交時伊拉克總理的肯定,到如今孩子們“將來去中國讀書”的憧憬,中國電建以實干踐行承諾。未來,中國電建將繼續深耕中伊合作,為伊拉克經濟社會重建注入更多動力,讓 “一帶一路” 的民生之花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224號